陈三郎估计在跟苏北光跑。
若兰这边还在卖货。
可能也是闲太久了,苏北光也想找点事情干,毕竟大家都眼巴巴指望着赚点钱。
当然对他们来说,闲着也是闲着,能赚就最好,不能赚也不能怪苏北光。
大家还是通情达理。
但是年底肯定还能再赚一笔。
随着新郎官车队回去的路上,苏月光心里也在想自己能做些什么,能不能像别人一样养蜂。
过年能赚那么多钱,都是因为蜂蜜贵,他跟夫君在山里,可以养蜂试试。
养蜂容易,多种点带花的菜,甚至不用种,大山里多的是花。
他把计划跟夫君一说,沈东遇就没有不赞同的,还夸说夫郎好主意。
俞庄良家跟大山村近,正餐吃过,客人陆续离开,阿莲换了身衣裳出门,高兴地拉着苏月光聊天。
对他来说最好莫过于新嫁进来还有个熟人相伴,而且这两个熟人对俞家也挺重要,公公婆婆怎么说也会高看他两眼,将来的日子也能越发顺遂。
酒水跟满桌子的好菜端上来,苏月光沈东遇难得多喝了两杯。
等快要告辞的时候,阿莲美滋滋的给苏月光夹那些没吃完也没有动过的肉,让他们装回家去慢慢吃。
过年前到郡城的那两次,俞庄良亲自跟商家谈,赚的钱几乎翻了一倍。
俞庄良也要帮着夹,直到苏月光连连推说吃不下了。
回到家苏月光跟沈东遇情绪也激动些,刚回到房,门都还没来得及关就亲起来。
沈东遇喃喃喊着夫郎,苏月光浑身颤抖,情不自禁揽住男人的脑袋,低声说:“今天他们俩都好好看,在我心里都没有你好看!”
沈东遇低笑一声,咬着苏月光耳朵道:“夫郎也是!”
天气没有好冷,大床之上,两道赤白身影纠缠一起。
山中生活
家里的房子又下雨了, 得赶紧赚钱建房子。
经过深思熟虑苏月光决定,今年还是好好在山里面安心赚钱。
春蚕已经分出去了,他又去找养蚕的婆婆要了几叶蚕种, 又挑了十只母鸡三十只小鸡三十只小鸭,还有五头小猪, 带着猫猫狗狗继续上山。
先养着这么多, 到时候弟弟上山还可以继续帮他带。
回到山里, 稻苗长得好好的, 给它除一下草就好了,现在有了鸡鸭还有猪, 不愁没有肥。
重中之重是先种上番薯。
夫夫俩睡了一觉, 抡起锄头就在院子里忙碌。
猪崽还小, 出去随便割些野草煮熟来喂就好了。
苏月光正挖着地,突然发现一件事:“夫君,咱们家的禾苗怎么缺了个头, 晌午看还好好的?”
沈东遇笑道:“小猫吃的。”
苏月光傻了眼, 万万没想到小猫竟然吃禾苗。
要想拦它,那可真是有点困难,想不到老鼠是挡住了,却挡不住抓老鼠的小东西。
苏月光感叹一声,也没有办法,跟着夫君先把地松了,种上番薯是正经。
之前空闲的时候就翻过地,现在再松一松种上去就好。
种番薯藤要撒把灰, 再浇一瓢水。
番薯的枝叶可以用来做种种番薯,余下的藤条剁成小段,再和上一半切碎的野草, 放两根番薯,一点谷,煮熟了用来喂小猪。
拌一些泔水放凉,小猪哼哧哼哧的上来讨食,早就饿了,一瓢猪食下槽,都围着吃。
苏月光看着它们吃饭,心里盘算着这一遭能赚多少钱。
要养到年底,一只猪能有两百斤出头,一斤能卖七文钱,大概是一两五钱。
五只能有七八两。
要是想到郡城买房子,那得养多少个五只猪?
四十个,也就是二百多头猪。
苏月光倒吸一口冷气,他养不起两百头猪,但是能多养点鸭子,没错,是鸭子不是鸡。
旁边有个莲花塘,到时候鸭子往里头一放,自己寻点小鱼吃,好养活。
鸭子养肥了,一只也不过三十文,二百只能有个六两银子。
但两百只是不可能的,一百只还可以考虑一下。
一年可以养两趟,也相当于一年养两百只了。
不算其他收入,就光这些养殖,一年也能赚个十五六两。
但若是在外面放鸭子,山里的野兽扑过来,没来得及赶回家,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。
这个暂且不提。
还有养蚕收入呢,也不知道能收多少。
夫君打猎,按去年来看,半年他赚了有二十多两,这都是运气活,不是年年都有这么幸运。
但两人在深山里好好努力,三四十两一年应该还是有的。
这么一想,苏月光还是挺有干劲的,外头地租也有七八两一年,加上做生意的分成,怎么说也能有个十两。
那加